原材料工业具有资源能源密集、过程机理复杂、生产连续性强等流程性工业突出特点,在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过程中,普遍存在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、数字化转型基础差异大、建模仿真难度高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入、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些关键痛点问题,《工作方案》提出要以提质升级、降本增效、绿色安全为最终目的,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,加快推进高端化、绿色化、安全化、高效化发展,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。
(一)3个发展目标:
1)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,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,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,形成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;
2)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经营管理、市场服务等环节实现深度应用,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指标显著提升;
3)突破一批数字化转型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,制修订一批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。
(二)4项主要任务:
1)强化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基础能力,重点夯实设备数字化、工控系统、信息化系统、数据管理能力,构建泛在感知的网络环境以支撑数据要素流动传输,加快新型智能装备、高性能算力部署应用,以工业技术软件化推动各行业内生产调度、工艺控制、设备管理、能源管理等经验知识转化为模型算法;
2)深化高端化、绿色化、安全化、高效化赋能应用,应用机器视觉、在线监测分析等技术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控,应用供应商早期介入(EVI)等创新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,应用新技术开展碳排放计算与碳足迹追溯,监测重点用能环节的在线监测、运行优化与系统平衡,应用5G、遥感等技术对安全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分析,基于协同制造平台的业务模型建立数据驱动的经营决策管理模式;
3)加强数字化转型标杆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、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的主体培育,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、标杆工厂、智能矿山、标杆企业,支持龙头企业和“链主”企业建设数据驱动、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平台,推进产业园区数字化协同制造和共享制造创新模式;4)完善技术创新供给、人工智能驱动、公共服务支撑、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的支撑服务,支持产学研用各单元组建创新联合体,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原材料企业制造过程,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。
(三)5条保障措施:
1)成立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,成立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,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、咨询、评估等服务,征集遴选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、典型场景、解决方案;
2)制定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清单,遴选一批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,通过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、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,强化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;
3)持续完善钢铁等4个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强化标准体系与计量测试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,制定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;
4)建立重点人才和专家信息库,支持企业设立“数字化转型首席设计师” “首席数据官”, 加快培育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;
5)支持地方举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,加强行业数字化转型学习培训和对标引导,鼓励行业协会学会举办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应用大赛,充分发挥主流媒体、官方门户网站、行业协会、专业智库等渠道作用。